电动葫芦吊安全操作规范要点解析

发布时间:

2025-07-11

作者:

来源:


  电动葫芦吊作为常见的起重设备,其安全操作直接关系到作业人员安全和设备使用寿命。根据GB 6067.1-2010《起重机械安全规程》和JB/T 9008-2014《钢丝绳电动葫芦》标准要求,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并在作业前检查设备状态。起吊前需确认载荷重量不超过额定载荷,目视检查钢丝绳有无断丝、变形或腐蚀现象,当钢丝绳一个捻距内断丝数达到10%时应停止使用。  运行过程中保持匀速操作,禁止突然改变运行方向。当吊运物件离地200-300mm时应暂停上升,观察制动系统是否可靠。水平移动时应确保吊物与周边障碍物保持500mm以上安全距离。特殊环境下作业需采取对应措施:潮湿环境需检查电气绝缘性能,粉尘场所应选用防尘型设备,户外作业时风速超过6级应停止使用。  日常维护包括定期润滑轴承和齿轮,检查限位开关灵敏度。每月测量电机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MΩ,每年需由专业机构进行载荷试验。电气系统检修时必须切断电

  电动葫芦吊作为常见的起重设备,其安全操作直接关系到作业人员安全和设备使用寿命。根据GB 6067.1-2010《起重机械安全规程》和JB/T 9008-2014《钢丝绳电动葫芦》标准要求,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并在作业前检查设备状态。起吊前需确认载荷重量不超过额定载荷,目视检查钢丝绳有无断丝、变形或腐蚀现象,当钢丝绳一个捻距内断丝数达到10%时应停止使用。

  运行过程中保持匀速操作,禁止突然改变运行方向。当吊运物件离地200-300mm时应暂停上升,观察制动系统是否可靠。水平移动时应确保吊物与周边障碍物保持500mm以上安全距离。特殊环境下作业需采取对应措施:潮湿环境需检查电气绝缘性能,粉尘场所应选用防尘型设备,户外作业时风速超过6级应停止使用。

  日常维护包括定期润滑轴承和齿轮,检查限位开关灵敏度。每月测量电机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MΩ,每年需由专业机构进行载荷试验。电气系统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挂牌上锁,机械部件维修后需空载试运行3-5次。操作记录应包含使用时间、载荷重量和维护情况,保存期限不少于两年。

  突然情况处理遵循"稳、慢、准"原则:断电时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钢丝绳乱卷时禁止强行操作,异常声响需立即停机排查。企业应每季度组织安全培训,内容涵盖事故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。设备报废依据TSG Q7015-2016《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》执行,主要结构件出现裂纹或变形量超过1/1000时应予淘汰。


推荐新闻


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吊钩断裂风险分析


  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作为工业领域常用的起重设备,其吊钩断裂风险直接关系到作业安全。本文将从风险成因、预防措施及日常维护三方面展开分析,帮助用户系统理解这一安全隐患。  一、吊钩断裂的主要成因  吊钩断裂通常由长期超载、材料疲劳或维护缺失引发。当吊运重量超过额定载荷时,吊钩弯曲内侧断面承受的拉应力急剧增加,导致金属结构产生微小裂纹。若未及时检测,裂纹会逐步扩展,最终在吊运过程中发生断裂。此外,吊钩颈部因长期受力易出现磨损,开口度增大会降低抗拉强度,增加脱钩风险。环境因素如腐蚀或高温加速材料老化,进一步削弱吊钩的承载能力。  二、关键预防措施  预防吊钩断裂需从操作规范与设备管理入手。作业前应严格检查吊钩外观,重点排查裂纹、变形及开口度变化,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危险断面磨损量,确保符合安全标准。操作中禁止斜拉歪吊或急速启停,避免额外应力集中。定期更换老化部件,如钢丝绳或防脱装置,可显著降低突发断

2025-11-19

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与普通梁式起重机的差异对比


  在工业生产中,起重设备的选型直接关系到作业效率与安全性。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和普通梁式起重机作为两类常见设备,因结构设计和功能定位的不同,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显著差异。  从结构构成来看,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采用桥架横跨车间上方的设计,下方悬挂可移动的小车及电动葫芦组件。这种三维空间布局使设备能够覆盖更大的作业范围,尤其适合长距离、大面积的物料搬运需求。而普通梁式起重机多采用单梁或双梁结构,整体架构相对简化,主要依赖固定的起升机构完成垂直方向的吊运任务。  两者的适用场景存在明显区分。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凭借其横向移动能力,常用于需要多点取物的复杂工况,如装配线之间的物料转运或大型设备的安装调试。普通梁式起重机则更适用于固定工位的局部吊装,例如机床上下料或小型设备的检修维护。前者强调空间覆盖,后者侧重定点作业。  操作灵活性方面,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通过大车和小车的协同运动,可实现X-Y轴向

2025-10-29

起重电动葫芦在化工车间的防爆型特殊配置要求


  化工生产环境因存在可燃气体、粉尘及腐蚀性物质,对起重设备的防爆性能提出严格要求。起重电动葫芦作为车间内物料搬运的核心工具,其防爆配置需从电气系统、机械结构和安全防护三方面进行专项设计,以确保作业安全。  电气系统的防爆改造是核心环节。普通电动葫芦的电机、控制箱及线路易产生电火花,需更换为隔爆型电气元件。电机应采用防爆外壳包裹,接线盒配备密封垫圈,电缆引入装置需达到相应防爆等级。电气回路增设防爆限位开关,当设备超程运行时自动切断电源,杜绝因碰撞产生的火花风险。  机械部件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防爆性能。吊钩、链条等受力构件需采用铜合金或不锈钢材质,避免钢铁摩擦产生火花。齿轮箱内部涂抹专用润滑脂,减少金属间硬性接触。制动器优先选用无火花材料的摩擦片,并通过电磁屏蔽设计隔离潜在电弧。  防爆标识与防护等级需明确标注。设备外壳显著位置应固定防爆合格证,标明适用的危险区域等级。通风散热系统需加装防火

2025-10-21